學系沿革

本系創系時原為商用數學系,自九十七學年度起更名為財務工程與精算數學系。目前本系共有大學部每年級三班、碩士班每年級一班及碩士在職專班每年級一班,學生共約有七百餘人。

財務工程與精算數學系的前身:商用數學系,創立於民國57年,為全國獨一無二之學系。創系以來,一直秉持「商學為用、數學為體」的教育理念,致力於培養具備良好數理基礎且具有實作能力的商業決策謀士。自創系迄今,歷經四十年全體師生共同努力,本系於財務工程與保險精算兩個領域的教學及研究成果,在實務界或是學術界均已受到相當的肯定。歷經數十寒暑全體師生共同努力,本系得以陸續發展完整的大學部、碩士班及碩士在職專班,並朝著「財務工程」與「保險精算」兩個主要方向發展,而隨著全球金融市場的風險加劇,各類新穎的金融與保險商品不斷推陳出新,加上台灣金融市場的開放,使得社會對於財務工程與保險精算人才的需求明顯增加,本系著重整合數學、管理、資訊、財務工程與保險精算的特色,強調跨領域整合訓練的理念,恰可培育出此兩大領域人才所需具備的專長。目前系友分佈於保險、金融、資訊、管理等各行業,表現傑出,獲得產官學界人士的肯定,此乃本系極大的資產及榮譽。由系友們優異的表現,肯定本系跨領域整合訓練確實符合當今社會需求,並能掌握瞬息萬變的商機,再加上本系教師在財務工程與保險精算兩領域教學與研究之付出,並積極參與相關的學術研究,其成果已陸續展現並獲得好評。 本系課程之設計開全國各大學之先例,首將保險精算類科目納入必修範圍,並隨著系務發展,逐漸將財務工程類科目納入修讀範圍。因此本系以數學訓練及資訊技術為基礎,進而由淺入深進入財務工程與保險精算兩大領域的基本理論及其應用,強調領域間之專業性與互補性,藉由跨領域的訓練,期能培養具數種領域基本理論與技術兼備之同學,為產官學界培養財務風險管理師、金融分析師與精算師等人才,提昇國內財務金融、保險精算、工商管理等各業之決策能力,進而對國家社會經濟發展有所貢獻。

學系發展目標

在本校追求成為一流教學大學的目標下,遵循校務發展計畫,配合商學院朝「金融」特色發展的大方向,規劃優質課程,並訂定本系之教育目標為從事財務工程與保險精算相關領域之教學與研究,進而培育具有數學專長並且能以數學統計理論、電腦計算及商學知識解決財務工程與保險精算相關實務的財精人才。本系的發展目標在培養學生下列五項內涵:

  1. 養成健全的人格
  2. 奠定紮實的數理基礎
  3. 獲得必要的商學知識
  4. 具備基礎的電腦技術
  5. 培養對財務工程與保險精算實務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

本系秉持因材施教的理念,針對不同學制的學生,上述五項目標的著重比例亦有所不同;對學士班的學生特別強調上述五項目標中的前四項目標;對碩士班的學生,則強調理論與應用的相輔相成,並鼓勵學生能夠發表論文,其次,對財務工程組的學生,著重在有關財務數學理論的養成與電腦計算能力之訓練;對保險精算組的學生,要求必須具備保險精算實務的處理能力。至於碩士在職專班的學生,則強調學以致用的訓練,培養學生融合實務操作與理論基礎的能力,縮小理論與實務工作之間的落差。